DesignInspire匯聚香港設計力量

Future Archive展區策劃人鄭智禮

由跨領域藝術工作者Chilai Howard策劃的「Future Archive」展區,他表示,希望以50年後的博物館後台的資料庫(Future archive)作為概念主題,於是促成七組跨界合作,「想像今天保存一些東西,讓50年後的未來能夠看到,於是建立一個資料庫。」Future Archive的設計師們均聲譽國際,因此ChiLai亦希望透過展覽,讓更多港人認識本地的設計師。

Future Archive展區策劃人鄭智禮

Triadic Lane – 聯乘創作人之一 新媒體藝術家Chris Cheung

其中一組跨界別的合作是由Steve Leung與Chris Cheung聯乘創作的Triadic Lane。這是一個多元感官藝術裝置,作品由啟德出發 – 曾是傳奇的德機楊位置,裝置以一條無限延伸的紅色跑道作為幹線,象徵人生無盡的旅程,在其瞬息萬變之中尋找意義,編織共同經歷。跑道上展示了一系列資訊聲音化3D打印雕塑「MEMORI」以天、地、人的聲音數據作為基礎,包括飛機白噪音和自然界聲音,地球的振動頻率、甫音《客途秋恨》和機場航班跳字水牌聲音),讓觀者使用AR解鎖聲景。創作者之一張瀚謙表示,基於天地人合一的哲學,展現「三生萬物」的相互聯繫,探索科技與保存珍貴事物中的角色,從而認知生命的脆弱和終結的必然性。裝置更揭示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微妙平衡,以及人與周遭環境之間緊密的聯繫,構成一個記憶與交織及夢想起飛的空間。

Triadic Lane – 聯乘創作人之一 新媒體藝術家Chris Cheung

都市脈搏的迴響 創作者moon.noon

實時視覺藝術家moon.noon表示,《都市脈搏的迴響》由兩個裝置藝術品「都市幻象」及「街燈奏鳴曲」組成。每一件裝置都利用數據來探索、詮釋並表達香港獨特的節奏,將平凡的統計數據及聲音轉化為令人著迷的聽覺體驗。作品見證了數據在藝術視野下,如何指示城市生活中不易被察覺的層面,提供一個嶄新、互動且極具個人色彩的城市觀點。在這裏,每一個數據都講述一個故事,每一束光粒子都隨著城市的節奏起舞,而每位觀眾都成為香港不斷演變的一部分。

他笑言,「moon.noon 重新構建了超過2000個不同狀態的燈光,為這些空間注入生命。這些燈光不僅照亮了環境,還讓環境中的聲音與視覺體驗以不一樣的方式重新展現。他希望這件作品(都市幻象)能讓觀賞者以陌生的視角重新看待熟悉的環境,如中環受丁堡廣場行人隧道、中環美利道的戶外旋轉樓梯、花園道至美利道行人天橋,以及銅鑼灣怡和街園形天橋,促使人們反思城市生活的短暫性。」

另一場「街燈奏鳴曲」-光與動的概念,是將靜態數據轉化為流動的藝術形式,讓背景會隨著參觀者的動作和步伐而改變,打造獨一無二的光影效果。他說:「透過不同街燈及交通燈數據收集,在作品中,呈現的紅綠燈閃爍模式,尤人們過馬路般,不同顏色分佈,仿如等候中。每一步踏在街燈下,都成為城市無聲之歌的一部份。」

都市脈搏的迴響 創作者moon.noon

麥錦生與Katol將於現場設1:1紅Van車頭,展示其標誌性手寫藝術字。

麥錦生與Katol將於現場設1:1紅Van車頭,展示其標誌性手寫藝術字。

水彩藝術家皮忠透過數碼科技演繹嶄新的藝術體驗。

水彩藝術家皮忠透過數碼科技演繹嶄新的藝術體驗。

Baccarat 和知名設計師Steve Leung呈現限量版「Printemps Bleu」吊燈,結合水晶與瓷器,紀念中法關係60週年。「Printemps Bleu」即藍色之春,對大自然之美的頌歌,飾有燕子、花朵和蝴蝶等微妙圖案,呈現出深邃的鈷藍色調。作品呈現中國陰陽觀念所體現的對立互補,其中水晶瓷器、藍與白、法國與中國、西方與東方等元素看似截然不同,卻找到了和諧的平衡。

「Printemps Bleu」吊燈,呈現鈷藍色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