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rt Media

WeArt Media

Gen Z 新世代生活理財哲學

Gen Z 新世代生活理財哲學

究竟上班為乜?為生活?為升職?這些可能不太適用於Gen Z的新世代。他們講求生活與工作平衡。有調查顯示,超過七成Z世代認為旅行才是人生首要目標。 根據滙豐於今年6月到7月,訪問了1253名18至34歲的香港及大灣居民,以了解GenZ 新世代對生活及理財的看法,以了解他們對投資和生活方式的優先次序。 寧願上機也不願上車 調查顯示,「旅行」是他們的重要的工作動力佔71%,較上車買樓只佔39%及結婚生孩子佔34%的為高,對於GenZ 來說,與其上車供樓不如上機旅行。有六成受訪者更認為買樓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打工對他們來說,只為滿足旅行及個人享樂,他們一年平均飛3次,每次旅遊開支達35,000港元,約佔收入比例13%。 識玩新世代 活在體驗至上的新世化,他們較願意花費在吃喝玩樂之上,花費金額較其他世代為高。雖然如此,他們懂花錢也懂儲錢,每月儲錢達6,014港元,為所有新世代為高,佔收入的28%。此外,有61%受訪者表示,會透過數碼工具管理日常開支,以便保持良好財務紀律。 20歲開始投資 研究又指,Gen Z 平均投資年齡為20歲,較其他世代受訪者早8年,他們平均將近兩成收入(19%)用於投資,投資產品範圍包括港元定期存款(54%)、香港股票(30%)和美國股票(22%)。然而,只有18%的Z世代受訪者的投資組合當中擁有三種或以上投資產品。調查亦顯示,五分一的Z世代投資者會追隨「網紅」或好朋友的投資建議。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客戶及市場策劃主管許長虹說:「是次調查指出,近半Z世代受訪者以短期享樂為儲蓄優先考慮,不過,財務規劃要行之有效,亦需要考慮長遠目

西班牙瓷藝展 呈現生活的小確幸

西班牙瓷藝展 呈現生活的小確幸

西班牙藝術家Javier Calleja 喜歡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創作出令人驚喜且富幽默感節作品。除了漫畫,他的作品,帶有波普藝術和超現實主義,這種藝術風格的作品,讓觀眾仿如進入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世界。他經常在歐洲及亞洲進舉辦展覽,早前於香港K11 Musea舉辦藝術展,將作品 《You Choose One》的故事呈現觀眾眼前。 《You Choose One》150件限量版由三款瓷藝作品組合而成,包括由瓷器和玻璃製成的三個角色 — Boy男孩、Devil Cat惡魔貓與Angel Cat天使貓。他將繪畫與雕塑巧妙地融入的手工瓷藝品。創作團隊已經開發了4000餘種配色,研發了全新的色調和飾面,令作品呈現出格外出眾的效果。 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是喚醒觀眾的情感,邀請人們在這些充滿活力、色彩繽紛、看起來天真無邪的作品前反思自我。《You Choose One》瓷藝作品展現了Javier Calleja獨特的藝術世界觀,將他的創意轉化為手工瓷器的世界,邀請人們透過色彩斑斕、充滿活力的構圖,喚起情感。這三個角色使人聯想起我們內心深處的「Jiminy Cricket」。 儘管外型看似簡單,但《You Choose One》作品背後的手工製瓷工藝,卻隱藏着極其複雜的技術。因着對瓷藝品的細緻製作,作品中的「Boy男孩」,以圓圓的腦袋和碩大的眼睛傳達出天真爛漫的純真感。在《You Choose One》的構圖中,他與貓咪夥伴互相陪伴。 另一方面,「Devil Cat惡魔貓」,儘管名叫惡魔,但它似乎並不特別邪惡。略微傾斜的頭部、閃耀的黃色大眼睛、流露出神秘表情的黑色臉,還有小蝙蝠翅膀、金角和尖尖的尾巴等小細節,配以光澤飾面。 此外,「Angel Cat天使貓」則因其善良的內心,而流露出夢幻和沉思中的表情。該作品以啞光白色為主要色調,卻因其生動的綠色大眼睛和突顯天使特性的翅膀而顯得格外突出。 構成《You Choose One》的特點,是將手工瓷藝的高貴和耐用性,與用於展現角色表情的眼睛— 玻璃素材互相結合,這在Javier Calleja的創作過程中最重要。 分享到:

智能產品獨佔鰲頭

智能眼鏡

因應智能眼鏡正在成為熱潮,今屆眼鏡展智能眼鏡展區會是亮點之一。其中香港展商Solos Technology Limited會展示他們最新款的智能眼鏡產品。這款全球首款ChatGPT-4o智能眼鏡,它備有多種功能,其中相機更是焦點,當配戴者戴上後,配鏡下看到甚麼,都能即是獲得回覆。它賦予了這款眼鏡多模態人工智能的觸感。 早前Solos AirGo 3 智能眼鏡已配備ChatGPT的功能,可以通過眼鏡的內置麥克風和揚聲器將語音翻譯成你所選擇的語言。新版本的AirGo Vision眼鏡配備了內置攝像頭和 LED 框架,即時提供看到內容訊,在無需使用手機下,能作出識別和導航。據悉,該公司考慮到用戶私隱,新增設可更換鏡框,選擇攝像鏡頭的使時間,務求將產品個性化及提供私隱度。 「導航」在旅程或駕駛中,扮演重要角色,AirGo Vision能在用戶看到內容後,能提供即時信息。包括識別人或物。尤其是在新城市中,只須要配戴智能眼鏡,查詢地標或建築物方向,在不需要手機下,眼鏡能透過揚聲器作出回應。 這款 AirGo Vision 智能眼鏡可以根據用戶所看的內容提供實時信息,無論是識別人還是物體。 例如,你可以問眼鏡:「我在看什麼?」甚至可以幫助用戶在新城市中導航,只需詢問地標或紀念碑的方向,而無需掏出手機。眼鏡會通過內置揚聲器對提示作出回應。 在網絡盛行年代,用戶只須配戴智能眼鏡,便能隨身拍攝照片和視頻,為拍攝者帶來方便。該公司指這可穿戴的設備,可長時間使用,而無須經上充電。 這款眼鏡的鏡框上會有 LED 提示,並能根據環境作出調整及提示,如在會議室、圖書館,可調較至以低調閃光提示;若在街上或嘈雜環境中,配戴者可透裝置上的LED燈在來電或重要郵件時發出視覺提示。

國際眼鏡展將舉行 滙聚創新設計

香港國際眼鏡展2025

眼鏡控注意:由香港貿發局與港中華眼鏡製造廠商會合辦的第32屆香港國際眼鏡展,將於11月6至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是次展覽有17個國家及地區,合共700多家參展商參與,今年展會以「商機在眼前」為題,匯聚新穎獨特的眼鏡設計及產品,為業界締造全新商機。場內眼鏡展亦將設有多個主題展區,包括創新科技、休閒時尚、功能主導,以及綠色生活等。 香港貿發局署理總裁張淑芬表示,近年眼鏡設計及技術不斷創新,今年各地展商亦揭示了最新潮流趨勢,帶來分別融合創新科技、休閒時尚、功能主導,以及綠色生活的產品等,以迎合市場需要,藉著展覽搶佔市場需要。 她提到,香港是全球第三大眼鏡及眼鏡框架出口地,2023年香港的眼鏡、鏡片及眼鏡框架出口總值達199億港元,並極具發展潛力。據市場調查指,單計智能眼鏡,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規模逾400億元,至2029更超過1000億港元,顯示智能眼鏡需求上升。 今屆眼鏡展滙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包括歐美如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也有亞洲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國家及地區,以及中東的土耳其等。展覽同時設有多個產品區,其中焦點展區 「品牌廊」 網羅超過 2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品牌,其他展區包括智能眼鏡、隱形眼鏡及配件、設計師雅座、運動及專業眼鏡等。

秋電展增數碼娛樂體驗區

秋電展增數碼娛樂體驗區

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及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同時開鑼,來自19個國家及地區,匯聚3200家展商參與。今年展覽增設「數碼娛樂體驗區」,有公司推廣虛擬賽車體驗。各參展商滿意人流及收到查詢量。 秋電展設有超過20個展區,焦點包括「品牌薈萃廊」、「科技館」和「初創專區」。為配合創新科技的趨勢及市場的採購需求,今年秋電展新增設「數碼娛樂體驗區」,帶來採用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等技術的數碼娛樂產品。「儲能產品」展區將展出電動車充電器及其他大容量、高功率的便攜式儲能電源。 有公司利用AI 演算法的熱成像跌倒檢測產品,能實時監測人體活動,準確識別跌倒情況並發警報;有智能鎖公司彩採用專利技術,加配了智能防盜鏈的智能鎖,讓戶主身處屋外,也可以透過手機程程式解開防盜鏈。 便攜式智能鼓棒 深圳科技公司「感恩科技公司」去年研發便攜式智能鼓棒,設計輕巧,僅重80g。開發不久,產品即打進人們居家健身、娛樂市場,隨時讓用戶把家中幻化成BAND房,享受音樂運動樂趣。操作簡單,用家只須透過智能打鼓棒,預先學習打鼓知識,即可以按自己節奏,「打」出一首歌,產品有專屬APP,提供教學。創辦人淩曉軍表示,香港住宅空間有限,不是每個人能夠在家購買整套鼓組,啟發他研發便攜式智能鼓棒,迫真的音樂打鼓聲,仿真振動效果,讓大家自行或與三五知己組Band,盡情享受打鼓樂趣 數碼娛樂體驗區 新增設展區「數碼娛樂體驗區」讓參與者免費體驗VR 及擴增實境(AR)等技術的娛樂產品,其中本地公司Formula Square 與電訊商SmarTone 合作,提供虛擬賽車體驗,用家在展場坐上模擬座駕,即可用5G 遙距控制位於數碼港的實體模型車,亦可透過屏幕觀察賽車及賽道情況。 科幻藝術體驗館 曾於本港開設全球首間Teleport「科幻藝術體驗館」的澳洲藝術科技公司Teleport也成為「數碼娛樂體驗區」參展商。他們擅於結合科技與藝術,並以先進多媒體互動藝術裝置,與參加者進行互動。創辦人之一的Edward Eremyan指,今次透過Digital Muse以新媒體介入藝術,讓參加者得到嶄新體驗。用戶只須要拍下照片,就可擁有一張獨一無二的藝術照片。」

大灣區營商景氣 香港樂觀情緒最高

渣打銀行與貿發局公佈第三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營商活動的「預期」指數連續兩個季度上升,由上季的54.8升至55.2,反映市場情緒持續錄得輕微改善,至於營商活動的「現狀指數」則由第二季的54.1降至50.6,顯示經濟勢頭經歷充滿挑戰的上半年後有所減弱。渣打表示,中央於9月底推出多項較預期強勁的刺激措施,加上美國聯儲局啟動新一輪減息周期,相信短期有助提振大灣區企業營商信心。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左)與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範婉兒(右) 公佈第三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調查顯示,香港樂觀情緒指數最高。 城市表現方面,香港及東莞的「現狀」及「預期」的子指數同時有改善。其中,香港更錄得最高的「預期指數」,由第二季的49.7升至最新的58.8,升幅冠絕11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而「現狀指數」則微升0.2個百分點至47.3。至於其餘五個城市的「預期」子指數則全數處於50的中性線以上。

世界XR產業博覽會歐洲2024

世界XR產業博覽會歐洲2024

世界XR產業博覽會歐洲2024(「AWE EU 2024」)「香港館」啟動禮上,介紹20家本地企業將於月底赴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延展實境(XR)界年度國際盛事 – Augmented World Expo (AWE) EU(世界XR產業博覽會歐洲)展覽,向全球展示香港於遊戲、教育及培訓、藝術科技、商業以及醫療科技等領域運用數碼娛樂有關創新科技的最新創新成果。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表示,AWE EU 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延展實境等沉浸式技術博覽會之一,『香港館』的設立不僅提供了一個展示本地創意企業在相關技術的國際舞台,向世界展示香港的創意軟實力,同時,亦能促進香港與全球創意科技的合作,推動更多跨境合作機會。 AWE EU 2024將於10月29至30日一連兩日在維也納的Austria Center Vienna舉行,匯聚超過120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展商,吸引超過2,000名參觀者,包括歐洲創意企業的代表、設計師、XR開發人員、行內專家和投資者等。香港創意產業及相關企業透過參與AWE EU的世界性展覽平台,集合合學習、合作、創新和體驗元素。「香港館」作為香港數碼娛樂產業與國際同行交流的平台,能讓本地數碼娛樂行業及有關創意產業企業,包括遊戲、教育及培訓、藝術科技、商業以至醫療科技企業學習到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最新XR科技和創意,進一步提升香港數碼娛樂產業的競爭力。同時,「香港館」亦設有一系列精彩的展示,包括業界如何應用最新XR及AI技術,讓參觀者親身感受香港數碼娛樂業的創新和實力。 當日出席啟動禮嘉賓包括,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副主管趙慧賢、X SOCIAL GROUP LTD行政總裁林漢源、數碼港數碼娛樂組高級經理梁德明、香港數碼娛樂協會主席彭子傑、文創產業發展處總監(多媒體)蘇超駿、香港數碼娛樂協會副主席(遊戲)施淩鋒、HTC商務發展及服務主管張昌明及騰訊互娛光子香港業務總監及遊戲製作人陳朝光。

梁蘇記遮廠 保留百年傳統工藝

梁蘇記遮廠

當舖只會收金器、珠寶、汽車等值錢的物品,但在六七十年代的當鋪,也會收雨遮作為典當押品,「梁蘇記雨遮」是其中之一。逾百年品牌歷的梁蘇記遮廠,堅持人手製,更以「純正鋼骨」和「永久包修」作賣點,於八十年代,其產品質素在國外享負盛名。今時今日,每逢打風落雨,市面上卻充斥小販售賣廉價雨遮,然而颳風過後,傘骨遍野,究竟一把遮值何價?梁蘇記傳至第四代,儘管有心堅持,面對利潤越微薄、機器取代人手,傳承之路也不易。 堅持香港製造梁蘇記遮廠,自1885年在廣州惠愛西路創辦了第一家梁蘇記遮廠,至今已有139年。在四代的三房傳人當中,只餘五房的梁孟誠肯堅持下來,女兒梁沅淇(KiKi)工餘時也在店舖幫忙,主力經營跨地區網上銷售及市場推廣,希望父女同心,共同延續老字號的金漆招牌。 梁孟誠於是1975年接手梁蘇記,門市設至西九龍中心,直到2023年才搬到尖沙嘴現址。高峰時,有7間分店。去年,梁沅淇曾全職投入家族生意,但她未有想過,通關後,情況不似如期,於是她唯有繼續打工。她沒有放棄接管生意的想法,只暫時以業餘性質幫手。「工作坊只在週未舉行,探訪活動會不定期舉行,並已聘請新同事,負責網上銷售工作,相信可以兩邊兼顧。」她希望將百年品牌繼續延續下去。 梁蘇記已有百年歷史,創辦人梁智華(別字「蘇」)起初以「收買佬」為業,主要買賣二手商店及提供維修服務,當中包括洋傘,當時中國盛行的油紙傘,並不耐用。於是梁蘇記在廣洲開設了第一家梁蘇記遮廠。到第二代五房梁仲池開始進由歐洲進口洋傘的配件及物料,以人手製造洋傘,提供遮骨永久免維修,打響名堂。後來,梁蘇記不斷擴大版圖至港港島、九龍,以及隔岸的澳門。。1920年,黑長遮開始在中國流行,第一間分店在廣州高第街開業,由第四子打理,並在澳門開分店。 至於香港第一間梁蘇記在1941年開業,選址中環德輔道中,由第六子打理,當時只有高尚人士才擁有縮骨遮。而第五子(即梁孟誠爺爺)於1944年在上海街開設第一間九龍分店,直到八十年代中,亦只剩下九龍店繼續經營。梁孟誠及梁沅淇分別是梁蘇記第四、五代。女兒梁沅淇稱:「爸爸掌舵時,也間有3間分店,分別位於荃灣眾安街、西九龍中心、沙田新城市廣場。到去年三月,租金回落,便遷往尖沙嘴栢麗大道。」 雨傘潮流文化 香港人十分講求速度,喜歡一把雨傘集多功能,既要遮風擋雨,布料又要快乾,攜帶方便輕巧,最重要能遮擋太陽、遮光等。這就是香港人用雨傘潮流。反觀日本講求慢活,喜歡精緻美感,日本人會有太陽傘、買菜傘;遇上狂風大雨,又會用上堅韌的雨傘,防止濕身;顏色方面,喜歡淺色,又愛花巧的雨傘布,還喜歡透明雨傘款式與香港市場不同。第四代人梁孟誠記得,曾有日本遊客慕名而來,卻選購不到合心水的雨傘,於是他叫客人自選花布,再即場人手製;另一位外國遊客,希望可以手工製象牙手把雨傘,還自備手把物料,於是梁孟誠用上四小時,拿着一把全新的訂造雨遮,開開心心地離開。梁蘇記除了賣多功能雨傘多,還有一份人情味。 店內放滿雨傘,布料以深色為主,擡頭看見新式布料的雨傘。KiKi對布料很講究,雖然網上有意見認為布料較老式,梁孟誠笑言,以前雨傘布料越厚越好,要防水,雨傘用途是擋雨。那時,誰會用把它來遮太陽?」KiKi喜歡簡潔款式,布料款式太多,未必是好事,最重要看整體性。未來,她希望,品牌有自家款式,讓人們一看,便知道這就是梁蘇記出品。 一把雨遮,就算布料再漂亮,遮骨不耐用也是陡然。這些年來,梁蘇記的雨遮由長身直遮,發展至縮骨遮,三縮遮之後又出現的骰的六縮遮,遮骨也有分鋼架、鋁架、人造纖維架和碳纖架,令遮身耐用及輕身。  品牌年輕化 梁蘇記是老字號,老一輩普遍都認識品牌,但經歷過疫情,不少店舖需要急速轉型,KiKi 認為品牌年輕化是必須的,於是把銷售渠道擴展至網店,實行線上線下宣傳,增加曝光率;開設社交媒體帳號,除了可與客人戶動外,也藉此介紹產品。另外,品牌也會每月舉辦工作坊,教授人手造遮技巧,讓工藝傳承下去。「疫情市民無法外遊,常在本地參加各種工作方,如食物、飾物製作等,於是嘗試舉辦造遮工作坊,誰知反應不錯。」現時,不少人會親手造遮作為禮物。學員即場只須選擇布款、遮頭,由師傅進行剪裁,學員只須把裁好的在,以針線連繫上便可。 此外,為了讓品牌注入新元素,梁蘇記成為為Remix創意商業夥伴計劃零售品牌之一,為旗下產品打造不一樣的設計。梁蘇記與新銳設計師,創作了聯乘產品。「我們在溝通時,已訂下兩大方向,一是維持核心元素,雨傘;團隊有建議認為創新產品,可吸引顧客眼球,但梁蘇記賣的是雨傘,設計上,不能離開『遮』,只能深化設計。後來,我們也加入背帶式袋,收納縮骨遮或長遮,二是香港回憶,梁蘇記兩遮是香港地道,所以在設計上會參入香港元素,也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香港的文化,同時將香港的傳統工藝保留下來。 很多人對「日本製造」的產品很有信心,作為年輕新生代的KiKi,常想人手製造的雨傘,質量固然重要,但如何令到現今香港人,支持自家品質才是重點。「面對機器大量生產,人手造的東西只會愈來愈少,如果連本地人對手作也不重視,如何讓外國人認識香港製造呢?」她笑言,香港百年老字號的品牌少有,無論道路有多難行,也會勇敢走下去。 同場加映:

Klook 踏入10周年 正研究上市可行性

Klook研上市可行性

近年不少人喜歡到外地旅遊,特別是深度遊,甚受港人歡迎,使用旅行APP預訂機票、行程門票、甚至交通車票,已是指定動作。亞洲旅遊及體驗平台Klook,自成立以來深受旅遊人士歡迎,今年更踏入10周,由初期只有數名員工,寫字樓只有數百呎,發展至今日員工有1700人,亦在全球增設15個辦公室,該公司香港及澳門總經理岑晧祺感到鼓舞,並指有上市計劃,會研究融資方案。 「大眾以為Klook是新加坡公司,其實真是Born in Hong Kong。自2014年成立以來,與香港人一同成長,亦有很多經歷,無論在疫情期間,或後疫情,Klook只是想把產品賣好,以顧客利益為依歸。」岑晧祺笑言,最初只售賣迪士尼門票,平台上由少量產品,到今日已有50萬體驗產品,包括酒住宿、交通及景點玩樂等活動。 截至2024年6月,Klook各平台每月的客量為7100萬,同期累計完成旅行就更達到1.48億。他補充,2023年,Klook在的業務在亞太區內生產總值(GDP)有72億美元,並創造了21.9萬個就業機會。 有上市計劃 時間仍未落實 岑晧祺憶述成立初期,公司只專注建立一個全球旅遊平台系統,目的是為旅客帶來難忘旅遊經驗,但亦感謝各界對平台的支持。「超過八成的企業成為平台合作商戶,而平台為他們創造了營商機會,包括來自本地旅客。同時,為社區提供了就業職位。未來,公司會在可持續方向上,加強力度,希望為旅客帶來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同時也為環境出一分力。」 Klook香港及澳門市場營銷總監陳詠賢續稱:為慶祝10周年之際,Klook為用戶帶來獨特的免費旅遊體驗。包括: 1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中發掘隱廿女藏寶藏 2.在杜拜玻璃沙漠星空入眠 3.在首爾與韓國OPPAS 共度愉快一天 4.在東京心臟地帶體驗武士精神 5.在巴厘島的高空用餐,體驗大自然的壯麗 6.獨享私人海灘與月光公園之夜  除了10項全球獨家及無價的Money Can’t Buy放試體驗之外,Klook亦為大家帶來更多Klook獨家體驗,如提早一小時進入『香港迪士尼樂園魔雪奇緣世界園區』,搶先與安娜女王見面及享用『阿德爾皇室自助早餐』,讓旅客透過Klook平台,可以輕鬆享受到一站式無縫預訂服務,包括沉浸式玩樂體驗、交通服務及酒店住宿等,為市民帶來更有意義的旅遊體驗。」

「ReMIX」與設計師 打造創意聯乘品牌

ReMIX 創意商業夥伴計劃

ReMIX · Yesterday’s Future, Invent Tomorrow!」(「ReMIX」)創意商業夥伴計劃,由香港工業設計師協會主辦,至今已踏入第三屆,計劃旨在協助優質品牌與本地優秀設計師進行跨界合作,推動香港文創產業的發展。現已成功撮合二十多個品牌設計師,部分更一度成為品牌聯乘熱賣商品,真正讓設計創意融入生活。  創意商業夥伴計劃旨在聯繫和促進本地專業設計師與優質品牌之間的業務合作,並透過跨行業協同效應和品牌影響力策略來提升本地文創產業形象,以及推動市場對創意服務、產品和工業設計的認可和有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計劃目的不僅是有效連結香港設計專業及品牌,更致力提升香港設計師在國際的認受性,認同寂寂無名的設計師為產品作出努力,更藉此推廣香港創意優勢。  今屆「ReMIX」創意商業夥伴計劃參與的優質品牌包括來自香港的梁蘇記、雅芳婷、羅氏針織、快圖美、巴力士、Momax和INFINITE,並首次加入零食品牌冠華食品、零售品牌LOG-ON,以及首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參與品牌伊仕利家居,成功為一眾設計師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打造涵蓋不同類別的全新創意聯乘產品,由智能傢具、組合傢具、燈飾、寵物家品、優閒用品、零食、雨遮及個人配飾,應有盡有,為本地設計界和大灣區商界締造合作共贏的優勢。 香港工業設計師協會主席張耀輝於典禮上表示:「很高興能透過『ReMIX』創意商業夥伴計劃,推廣香港工業設計師的貢獻及展示香港創新產品的魅力,藉此擴大本地設計及本地品牌發展容量,增強其發展動能,為本地產業開拓更寬廣的可能性.並加強香港經濟的創新發展。」 (從左至右)羅氏針織技術總工程師黃繼典、本地設計師荊培育、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黃昕然、署理文創產業專員曹黎淑霞、香港工業設計師總會主席張耀輝出席(「ReMIX」)創意商業夥伴計劃新產品發佈典禮,並與品牌之一羅氏針織代表交流,就如何利用香港高樓林立的繁華形象、深水埗市集生活場景及香港國際機場燈光閃熠的跑道,設計出一系列聯乘環保產品。 本地設計師翁世俊以天際線圖案為梁蘇記設計雨傘,其設計概念來自都市自然倒影。本地設計師翁世俊以天際線圖案為梁蘇記設計雨傘,其設計概念來自都市自然倒影。手把則使用以環保物料製成,其紋理同樣採用獨特工藝,製造出特別的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