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中港房地產發展商風險,港銀特定分類貸款有上升趨勢,在第三季末為1.99%,按季上升0.1個百分點,而今年首10個月,平均貸款率處於中位數約2%。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分類貸款或會持續上升,但速度不快,銀行所持的抵押品,覆蓋率亦達150%水平,相信整體風險仍可控。

金管局於十二月初推出一次性特別安排,容許銀行放寬按揭成數要求至最高8成,及上調「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至六成,協助以建築期付款的自住樓花買家,因物業估值下跌未能在銀行借足首期的買家。阮國恒表示,該放寛僅限於2021至2023年度的相關交易,涉及3,500宗。他認為銀行以風險為本,調整按揭息率作風險管理亦屬合理安排。
阮國恒表示,該局8月聯同銀行公會成立「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至今收到370宗個案,當中有100宗只屬查詢,40宗涉及客戶財務狀況,銀行亦未能介入,另有200宗只是溝通及執行問題,現正跟進處理,新增個案速度已減慢,相信小組亦能發揮作用。
由金管局推動的多家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MCRA)模式「信資通」已於今年4月啟用,原營運商之一因資金耗盡,已退出營運。對於會否重新引入第3家信資機構,阮國恒指現正與行銀商討。
近年,網上愈來愈多騙案,透過連結以盜取用戶個人資料,包括銀行密碼,阮國恒亦說,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擅於使用通訊工具,與人打開匣子,令人減低戒心,繼而受騙。他提醒,市民在季節前購物量季,不要隨便撳有超連結訊息,以防向第三者透露個人敏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