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定八十,在現今世代不管用了。小時候作文,無論你寫「我的志願」是醫生、律師、抑或會計師等…… 長大後,或許是另一回事。時裝設計師Vincent Li 在年近三十歲時,發現自己夢想不在IT行業,於是離開舒適區,走入時尚圈,成功創立個人同名品牌,重燃對工作的熱情,並以多元文化理念立足,為時裝品牌注入新元素。
出生及成長於上海的Vincent Li,長大後,移居澳洲墨爾本升學,之後,在當地從事資訊技工作。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發現事業走到瓶頸。他為了重拾對生活熱情,工餘時,修讀時裝設計;為了成為時裝設計師,一路上,下過不少苦功。「在IT公司的時候,我不能用心投入工作,只想把它盡快完成。」他認為世界這麼大,為何不選一份不會抱怨的職業?儘管,在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於是,他選擇了辭去工作,離開墨爾本,來到香港再進修時裝設計,成立個人品牌。
他回想,自己由門外漢到加入知名時裝設計品牌JW Anderson實習,到成立自家品牌,過程非一帆風順。「初期我的設計理念及風格不被認同,很多廠商認為無利可圖,也不願意合作。每天就是計算成本,也因此作出許多妥協。最後,他們看到設計樣品時,才知道我想要追求。當我的設計獲得大家肯定,這份滿足感不可言語。」為了成就設計時裝事業,他到香港開設公司,讓品牌既可面向國際,也可走入中國市場。
Vincent 的設計靈感多數來自一首歌或一個故事,藉著衣服演繹人們的感情思緒。在過程中,他找到生命的意義,推廣「性別衣飾共融」展示他突破思維設計靈感,為消費者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此外,他以永續時尚品牌作定位,用永續布料搭配數碼印花,縫製出非凡而幽默的獨特時裝。「透過搭配不同布料如:鰻魚皮、Naia™及OEKO-TEX® 等永續布料,將褲子或裙子上的袖型鑲片、可拆掉的翻領和袖子、單獨的領子、外套改裝成裙子與上衣 ,以至一條長褲連衣裙,讓每件衣服均在熱熾地訴說自身的故事。」
坦白說,Vincent 要在香港成就出品牌,看來也不容易,畢竟香港接受小眾品牌的人不太多。但他卻不同意,認為現今的Z世代較多元化,接受能力較高,無論
任何年齡層都會尋求個性化的產品。他們會理解品牌背後理念,了解其功能及穿著搭配等方法,他們更在意品牌是否可持續發展等。
Vincent目前專注拓展亞洲及澳洲市場,以 “Beauty Exists Because Perfection Does Not”(美的存在·源於不存在的完美)為座右銘,深信時裝不限於追求美學、功能、創新等範疇。以精湛靈巧的工藝、破格的創造力,將各重獨特材質的布料拼湊出其獨有的時裝美學,透過與別不同的創作,用布料及剪裁說出他的時尚格言。
無論你認為他設計理念天馬行空,品牌定位甚至曲高和寡,你也可以嘗試到中環PMQ參觀全新品牌系列展覽,了解他對時裝的熱情,或許會為帶來意想不到新思維?
